在一個企業的正常運行過程中, 難免因為經濟糾紛、質量問題甚至是個人因素得罪一些人, 其中熟悉網絡的一小部分人就會通過網上投訴' 論壇發帖' 博客寫文等途徑表達對該企業的不滿。
另一方面有些行業的特殊性, 肯定會有負面信息的, 尤其是冷藏食品的企業, 其產品每年都要受到國家各級質監局的抽查, 在長期的經營中, 幾乎每個企業都有被查出過某細菌超標的問題, 正如我們在第一章第二節提到的那家上海食品公司, 并不一定是他們在生產過程中出的問題, 也可能是因為超市沒有低溫冷藏, 導致細菌超標, 但黑鍋是要企業背的, 畢竟超市也算是食品廠的客戶, 總不能讓客戶背黑鍋吧。 于是先是在江蘇當地的報紙上出現了負面消息,緊接著一些食品相關的網站競相轉載。
碰到這樣的事, 企業老板肯定是坐不住的, 報紙報道一下, 大家看完也就完了, 但各個網站的負面信息卻是一直存在的, 幾年都不會消失的, 當客戶一搜索公司名時, 這些負面信息就大量充斥在搜索結果里, 這事擱在誰的頭上, 第一反應都是想立刻找人把負面信息刪除。 你還不用出門去找人,就會有人自己找上門來。
各網站轉載幾天后, 就會陸續有人打電話來, 稱自己是某網站的編輯, 在自己的網站上轉載了這條消息, 只要企業肯出一筆錢,就會把這條消息刪除***純粹的敲詐。 錢倒是不多, 一般報價是幾百到幾千元, 但千萬不能出這筆錢。 一旦把錢掏出去,就會有更多的網站去轉載,更多的某編輯打電話來叫你破財免災。 因為這些不規范的小網站就是吃這碗飯的, 不然的話這類網站光報道負面信息有什么意思。
不要理會這些人, 我們自己該如何去解決這一問題呢?本節的標題是用了“ 阻擊“, 而不是“ 刪除”負面信息, 是有用意的。 因為真正意義上的刪除幾乎是不可能的, 別看有些網絡公司宣稱自己能如何通過黑客手段進到政府網站上刪除某條新聞, 但事實是他們采取的都是傳統的公關手段, 花些錢打通關系來刪除( 如果他們能輕易地進入各大網站, 就不用靠刪除負面信息賺錢了)。 反過來所花的錢又會成倍地加收到企業頭上。 據說當年三鹿集團準備了三百多萬元來刪除負面信息, 這種公關開銷不是小企業能夠負擔得起的。 所以我們要“阻擊” 而不是“刪除” 負面信息。
所謂阻擊有兩個方面的含義, 一方面是要積極地回應那些負面信息! 至少讓客戶在看到負面信息的同時! 也會看到正面的解釋,比如, 大的淘寶商家都遇到過“差評師” ( 靠詆毀賣家來敲詐的人), 當產品銷售記錄中出現了這類人的差評時, 就要在第一時間跟帖, 解釋自己的高質量產品和完善的售后服務, 必要時直接點出這是差評師所為。 網上的好評數量多于差評數量, 相信客戶也不會在意的。
另一方面, 對于網絡上以獨立的新聞報道形式出現的負面信息(這些信息無法跟帖), 最好的辦法就是通過大量的灌水工作! 讓更多的正面信息排在搜索結果前面! 把負面信息盡量擠到后面幾頁,對于已經長期做網絡營銷的企業, 風險就更小了, 因為這些負面信息要想跑到企業正面信息前面, 也需要大量的優化和推廣工作, 為敲詐幾千元, 也需要花幾千元去推廣, 沒有人愿意做這個買賣。
當然, 如果企業有心, 還可以把壞事變好事。 前面我們提到的那家上海食品企業, 雖然說問題不一定出在他們公司, 但他們卻很重視這個事件, 積極配合質監局整改生產環境、加強管理, 并且得到了當地政府部門的表揚, 于是他們抱著從哪跌倒從哪爬起的態度,再次和江蘇當地質監媒體聯系, 花錢發軟文廣告, 宣傳公司產品。同時, 也出錢在那些曾經轉載負面信息的網站上發軟文廣告….不用說什么,大家也都明白了, 這些網站收了廣告費后, 就再也沒有出現負面信息了, 倒是多了不少正面信息。